静夜思教案

时间:2024-10-25 15:28:16
静夜思教案

静夜思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静夜思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静夜思教案1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卡农的方式表现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道具制作、表演、节奏配乐等活动,体验合作表演中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与能力的准备:

幼儿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已经会吟诵《静夜思》这首诗歌;在美工课上幼儿练习画黑夜和月亮,并且会用纸来折帽子;给孩子播放古装片,使孩子了解古代人的着装。

材料准备:

《静夜思》图片,音乐,纸,颜料,小乐器,古代服饰、配饰,幼儿用书第15页放大的图片,幼儿用书,小椅子等。

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静夜思》

谈话:如果小朋友在小的时候离开爸爸妈妈到很远的地方,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通过看图片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背景和内容。

教师:看了刚才的图画,你能用动作表现一下李白是怎样思念故乡的吗?

2.按节奏吟诵《静夜思》

(1)教师朗诵《静夜思》,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教师说“床前”,幼儿接“明月光”,以此类推。

(5)幼儿完整地朗诵歌词。

3.尝试用卡农的方式吟诵、演唱古诗词

教师请配班老师一起给幼儿做示范.幼儿做稳定拍配合。

A老师:“床前明月光。”

B老师:“明月光、明月光、明月光、明月光。”(重复4遍)

分组进行卡农式吟诵练习.两名老师各带一组幼儿分声部教学。

尝试用卡农的方式演唱古诗词。

4.共同表演

在活动室各角落设置绘画、道具、表演、配乐区。请幼儿自行选择到区域内根据古诗和音乐的意境进行绘画、制作和表演等活动。

教师积极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与古诗词。将幼儿的画作为背景,同时穿戴自己亲手制作的简单服饰、道具,进行《静夜思》的吟诵和演唱。

活动反思

《静夜思》综合表演活动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个充满美感、充满创造力的教育情境和空间。借助美妙的音乐。儿童通过积极的感受:探索;表现与创造活动,感受着民族传统文化的气息。体会着审美与表达的快乐。在这里,古老的诗句又被注入了全新的气息,交织成一个更加鲜活的《静夜思》,每个孩子都在这里创造着自己的《静夜思》,他们有条理、有步骤地去感受音乐、解决问题、创造作品,他们收获着并快乐着,经厉了一次新颖独特盼音乐之旅。

静夜思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床”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前”等7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难点: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月亮吗?(喜欢)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板书课题:静夜思)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诗题。

(1)师:“静夜”是怎样的夜晚?(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2)师:请你们用“思”扩词,并说说哪一个词与诗题中的“思”意思相近。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在安静的夜晚想念自己的家乡)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简介诗人。

(1)(出示李白的图片)师:你们知道图中画的是谁吗?

(2)师生互动,说说对李白的了解。

(3)师:你们看李白在干什么呢?(抬着头看月亮)

(4)师:对,他看到天上圆圆的月亮,就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家乡的亲人,于是写出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

(5)(课件出示古诗)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自主读文识字。

(1)自由读古诗。

(2)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准确读出这些生字。

(3)带拼音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

①小老师领读。

②理解“故乡”,说说你的故乡在哪儿。

③同桌互相检查,互相正音。

(4)请已经认识部分生字的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并告诉大家怎么认识的。

如,生活中识字:光——灯光月光举——举重举手

熟字加偏旁:田——思木——床古——故

形近字比较:忘——望底——低凝——疑

(5)教师检查认读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开火车认读)

(6)放生字在诗中,朗读古诗。

三、指导书写“床”“前”“光”

1.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口头组词,教师引导。

3.认真书写,同桌交流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试写一个。

4.教师逐字范写,边写边讲解笔顺规则。(“床”的广字头,横不宜过长,“前”的“月”的撇变成了竖)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手把手辅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板书课题,设疑:

(1)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

(2)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导入新课。5.《静夜思》这首诗的题目交待了写作的时间,从“”可以看出。

二、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并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

2.组织学生在 ……此处隐藏12153个字……p>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和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静夜思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生字,认识新偏旁“匕”。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过程与方法:由老师引导,通过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领悟诗人对故乡深切思念之情。通过学习儿歌、做游戏掌握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感知诗中蕴含的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珍爱亲情、珍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出诗题

1、复习已学的李白的诗《古朗月行》。

2、引出诗题———静夜思

二、初读诗句,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读诗句,背诗句。

(1)请会读、会背的几个小朋友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认真倾听,正确评价。

(2)请会读、会背的小朋友读给同桌听。

2、认读生字。

请已经认识生字的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并告诉大家怎么认识的。采用“生活中识字”“熟字加偏旁”等多种方法识字。如:

生活中识字:

夜——黑夜

光——灯光月光

举——举重举手

熟字加偏旁:

田——思

木——床

古——故

形近字比较:

忘——望

底——低

凝——疑

3、自主读读句子,认读生字。

(1)四人组成小组,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2)指名学生一句一句读诗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床、光、望、乡”的后鼻音。

三、想象画面,了解诗意

1、想象画面,说意思

学生先想象画面,自由说说诗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2、交流反馈。

教师及时出示学生难懂的几个这的注释。如,疑:好像,举:拾,思:思念。

3、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只要意思大致对即可。

4、四人小组合作:说一说整首诗的大致意思。

5、鼓励学生尝试背诵。

四、练习书写,语境填空

1、出示生字认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如“思”字书写时注意“田”字的竖在竖中线上,心字底略宽,卧钩是关键笔画,三个点要注意位置。“前”要写得上紧下松,下面部分的“月”的一撇要变成一竖。

2、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讲评。

3、填空,在语境中巩固生字。(课件出示古诗填空)

五、板书设计

举头望明月

8、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教案15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是说,教师在面对一个班级进行教学时,必须先了解学生究竟“知道了什么”。只有了解学生的实情,才能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也才能找到适合这节课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此,我尝试设计了古诗教学的备课思路,下面就以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静夜思》为例谈谈自己的初步设想。

由于当前的一些早期教育,学生在入学前后,对于《静夜思》这样浅显易懂、妇孺皆知的经典篇章,早已烂熟于心。如果课堂上教师仍然囿于常规,从头讲到尾,大部分学生肯定会兴趣索然,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针对这一实际,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采取了“分层教学”法,即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高层次”的要求,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主要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形式,循序渐进的提出要求,最终使生生有所得,生生有创新。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我确定《静夜思》一文的教学目标如下: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并背诵。2、学会四个生字“目、耳、头、米”,会认“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十个二类字。3、积累收集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背诵全诗,积累语言。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释题,了解学情。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根据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所以,在导入诗题后,我首先了解学情:小朋友们,听过这首古诗吗?(大部分学生听过)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了解呢?(学生有的知道作者、有的会读、有的已经会背)

正是在这种了解学生“所知”的基础上,我尝试了分层教学法。

二、循情,因材施教。

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我首先提出要求:

(1)已经会读会背的学生找学习伙伴开展竞赛,看谁读得准,背得好。

(2)不会的同学找值得信赖的学习伙伴(包括老师)一起借助拼音合作学习。

其次,教师巡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学生交流时也分层次进行,先让低层次的学生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再让高层次的学生与伙伴开展竞赛,学生自己评议。这期间,教师一定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并能持之以恒,使其成为学生头脑中的一种精神积淀。

另外,对于诗意的理解和朗读指导也不要牵强,不能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感悟,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在《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朗读教学上,我注重联系学生对生活的切实体验:“你们有过想念亲人的体验吗?具体说说当时的感受。那么大诗人李白和你们一样也是在这种心情下写了这首古诗。”可以说,情感的共鸣,独特的感受,会使学生在浓浓的思乡情中再次诵读这首古诗。

三、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课标中要求写字写笔画简单的字,不求多,贵在精。教师应指导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本课共四个字,都是以前学过的。教师先让学生认读,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但不要做过多的字形分析。然后由教师指导书写。范写在一年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笔顺规则,但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最后让学生练写,练写上可体现弹性,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没必要提出相同的要求(至少写2个)。写完后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字向学习伙伴和老师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和写字的乐趣。四、巩固练习,强化积累。

《静夜思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